第475章军情(1 / 2)

六月间,李破设宴于绛郡太守府,宴请军中众将。

和李破的说法差不多,这既是一次军议,其实也算是一场姗姗来迟的庆功宴。

而这也象征着今年的战事逐渐在接近尾声了,因为七月末尾就是秋收,秋收过去就是冬天,除了大业十一年,李破从来没有在冬天来临的时候用兵过,北地的风寒确实也让人望而却步。

今年的战事对于并代大军来说,取得了足可谓辉煌的胜利。

和去年的战事相比,战略上的意义同等重要。

去年李破领兵南下取晋阳,北上云中攻突厥,除了让并代再无后顾之忧外,还打通了南下路上最坚固的一个障碍,战略意义非同凡响。

而今年呢,一战而下介休,围歼三万唐军于介休城内。

再战败唐军北上大军二十余万众,两场大战下来,打的李唐是痛彻心扉,而这一战之后,晋地也再无敌手。

如果说去年李破算是在天下群雄之中崭露头角,那么今年李破就算是在天下诸侯之间稳稳占据了一席之地。

再要说起李破的名字来,许多人前面必然要加上河东二字,也就变成了河东李定安,与河北窦建德,河南王世充,关西李渊,西凉李轨等并列北方诸侯。

名扬天下这个词儿,终于可以用到李破身上了。

和那些早已万众瞩目的人们不一样,李破可以说是诸侯中间崛起最晚的一个,属于后起之秀,光是一战之下占据河东,并不能让他在众人间脱颖而出。

也别提什么战绩,如今天下这些大人物们,各个都是从隋末战乱中拼杀出来的,各有各的能为,身边也绝对不缺少谋臣猛将的辅佐。

人们说起李破的时候,差不多应该是没了一个李密,又填补进来一个李定安而已,离天下战乱平定下来的日子,还遥遥无期。

而一步一战,从北地的风霜雨雪中杀出来的李破,此时在众将看来身上带着诸多光环儿,正数意气风发之时。

实际上呢,李破此时并无多少志得意满可言。

待众将聚齐,李破先就给众人浇了点冷水。

“今年战事,连战连胜,全赖诸将用命,众人自是劳苦功高,可赏功之事,还需等一等,至于为什么,大家也都清楚,我就不多说了……今日我先摆酒为你们庆功,不在此间的人,咱们替他多饮一些……”

众将脸上露出了各式各样的笑容,纷纷举杯相应。

赏功之事,大家都是翘首以盼,可整理军功,升赏众人,已渐渐有了一定之规,并非是李破一言而决了,那自然是要等一等的。

这事如果要问的话,三个人的话语权最重,一个就是如今总管府长史温大临,另外两位就不用说了,肯定是尉迟恭和步群两人。

到了此时,一些人其实心里已经有底,步军两个卫府肯定要开,可骑军功大,说不定也要再开两个卫府。

四个炙手可热的位置,谁能当之?

争功最激烈的时候对于他们来说已经过去了,而因为并代大军中派系虽多,却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,总管赏功从来又颇为公平,这么说来,最终升赏其实看的还是各人军功而已。

所以说啊,在赏功之事上,除了因为名义上的事情而有所限制之外,李破其实并不用太多操心。

他麾下众将,没那么多血缘牵系,门阀世族的背景也不可峙,比起李渊或者王世充那边儿来可要省事的多了。

军议的形势众人也最是熟悉不过,按照李破的风格,每次召开军议,其实心中都已隐约有了定计,旁人轻易动摇不得。

程序上也比较固定,都是李破先提出一件事来,大家畅所欲言,说的差不多了再由李破来定夺。

算不上一言堂,可离民主也差了十万八千里。

先议的是降军的安置,以及如何对待投顺将领,前面一件好说,除了扩军之外,就是将降卒散于田野,让他们弃戈归农,而按照军府制度而言,这些人就又都是府兵人家。

田赋要减免一等,战时则可为大军补充。

这样的关节,众将皆是熟知,又深知并代两州的方略,所以意见非常的统一,没谁想着用大肆扩军的建议去触李破的霉头儿。

到了后面一件,众人面面相觑,就都不怎么愿意说话了。

这里的降将可不少,而且吧,怎么对待降将,根本没有一定之规,差不多全凭各人手段和喜好。

度量大的,对降将就优容一些,度量小的,降将大多也就掉了脑袋,这种事儿让人有着无从开口的感觉。

还是步群这个狗腿子先道:“选贤任能之事,全凭总管一言而决,我等怎敢置喙。”

这话听着还是有点谄媚之嫌,可众人却都在心里暗自点头,这话说的有理,之前也确实是这样,刘武周等人杀了,罗艺掉了脑袋,宋金刚也死了,突厥降人中那些领头儿的也没留下几个。

可要说这位总管有多嗜杀却又不见得,这里坐着的满堂宾客,除了些恒安镇军的老人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